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骑楼千千万,不止北京路上下九!

翁婉瑜 广东科普 2020-09-10

建筑是离我们生活最近

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当你在北京路上下九逛街的时候,

会因为SALE往人潮深处挤进;

会因为果汁奶茶驻足排队;

可能你对身边的建筑早已见怪不怪,

甚至只会称这种似走廊

可以遮风避雨通行的行道,

为 “街道”......

 


其实像北京路上下九的建筑,

在岭南地区很常见。

除了广州的人民南至长堤一带、

北京路、上下九……

还有潮州的牌坊街,

汕头的小公园……

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

骑楼~

 

Part1

中西结合为骑楼

 

骑楼是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往北可比北京四合院,往西可比西藏布达拉宫,往东可比安徽马头墙。

 

✎ 科普小知识 


辞海对骑楼是这样解释的,南方多雨炎热地区邻街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将下层部分做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避雨、遮阳、同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故曰“骑楼”。

 

何谓骑楼?从外部来看,整个建筑底部靠街道的地方镂空,用一条条柱形支撑,这些长条状的柱子将人围住,如一个个爪子把人骑在底下。



近代骑楼建筑的起源是在十九世纪初东南亚英属殖民地。比如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华人地区就有其发展记录,随着殖民地统治的影响以及海外华侨的力量逐步在我国发展起来。因为广州在鸦片战争之后就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和我国原有的檐廊建筑形态有机结合形成新的建筑:骑楼。

 

✎ 科普小知识 


檐廊的存在可以追溯至商代,它的空间构成基本上是由廊柱(外廊柱)与墙面屋檐所围封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可以无障碍通行。除了起到交通方便之外,它也是一种沟通室内和室外的过度空间。



Part2

广东为什么能“留住”骑楼


南北建筑的差异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而广东骑楼能一直存续几百年的原因还有商业行为的助推。


1、气候以及地理环境


广东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每年端午时节的“龙舟雨”以及夏日午后暴雨都使得广东气候除了温度较高之外,湿度也比较高。

 

2、商业活动需要


广东的地理位置从古代就开始凸显,古代中国鱼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之一就有广州;近代鸦片战争以来,广州成为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也成为了中外贸易的集中地;现在的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一线城市,也拥有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商业兴旺和发展。

 

图为广东科普原创

() 3、西方建筑风格的引入


古代骑楼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古希腊,后来欧洲文明的便签将这种建筑形式扩展到欧洲大陆。而近代骑楼是在十九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古代岭南建筑中“檐廊”式建筑已具备某些骑楼建筑的特点,受到西方建筑的特点,形成了如今广东地区的骑楼。


4、政策支持


近代以来骑楼的建造和保护都受到了政府的支持。近代张之洞主张建骑楼,为骑楼的发展和保护提供了保障。1923年,广州政府公布了《广州市催迫业户建筑骑楼办法》和《本市新辟各马路承领骑楼地征费办法》,从而加快了广州骑楼建筑的兴建速度。


图为广东科普原创 


当商业活动开始向外发展,传统简易的雨篷或遮阳篷已不适应需求,这使得原有的因气候和地理因素早就的檐廊建筑形式和商业活动找到结合的契机。廊的形态和功能慢慢发生转变,由内部的通道变成可以进行商业活动的外部场所。

 

Part3

广州骑楼的风格样式


广州骑楼一般分为楼顶、楼身和楼底三部分。每个部分形式各样,有的楼顶是尖顶塔形,有的是从高墙挑出来的拱形雨篷。


1、仿哥特式


图为广东科普原创

2、南洋式


图为广东科普原创

3、古罗马券廊式


 图为广东科普原创

4、仿巴洛克式


图为广东科普原创 

5、中国传统式


图为广东科普原创

 

Part4

各地骑楼鉴赏

 

图为广东科普原创


骑楼作为南方建筑的代表,

集美观实用于一体,

这样优秀的它,

值得我们去爱护~


十大好作品、好策划征集启动

2019年

“广东科普十大好作品、好策划”评选活动

正式启动啦!

只要你是有热忱的科普人,

手持高质量作品或是策划,

就可以报名!无需费用

获奖后不但有高额奖金

还有百万级曝光量在等着你哦~

详戳↓↓↓↓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作者:翁婉瑜

编辑:Vicky

审阅:章淼

参考资料:

[1].职荣滨.浅谈广州骑楼的价值及保护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7(05):122-124+119.

[2].姚敏瑛.浅析广州骑楼与闽南骑楼风貌地域性差异[J].中外建筑,2017(03):70-73.

[3].白汶灵,黄华明.浅议广州骑楼符号特征及应用[J].浙江建筑,2013,30(03):7-11.

[4].陈立新.广州骑楼的起源、发展及骑楼文化的形成[J].工业建筑,2010,40(S1):35-38.

[5].饶展雄.漫谈广州骑楼文化[J].粤海风,2010(03):76-78.

[6].钟学文.“骑楼”空间——岭南建筑的一朵奇葩——广州骑楼文化再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09):17-20.

[7].杨安,杨宏烈.再论广州骑楼商业街的文化复兴[J].华中建筑,2002(04):82-85.

[8].郑静.广州骑楼街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措施[J].城市规划,1999(11):18-25+64.

[9].黎尚健.试论广州骑楼街的历史、价值和保护[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04):49-5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